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洁文化 > 鉴史问廉

一路前行,绽放医者光芒——大兴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马秀华

来源:区纪检监察网站日期:2014年04月15日浏览次数:

分享:

   提到马秀华的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在熟悉她的人里面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好领导、好主任、好大姐、好妈妈等这样的称呼。就像领导工作中她是倾听民声,无私奉献的马书记;妇产科工作中她是雷厉风行,带领全科人员屡闯难关的马主任;日常生活中她是和谐邻里,团结同事的马大姐;医治患者中她是几千个孩子家属心目中的马妈妈。
  她就是马秀华,一位在大兴区人民医院默默奉献27年的老党员,大兴区妇产科的学科带头人。
  198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来到大兴区人民医院工作,至今担任妇产科主任16年,副院长6年,党委副书记3年,2012年任中共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担任大兴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她凭借着精湛的医术,以及一颗仁德之心,在大兴卫生系统默默绽放着医者的光芒。

敬畏生命,患者为重

  1997年,马秀华同志担任大兴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繁重的工作面前,她几乎没有节假日,几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她每次查房时都要详细地查看每位病人的病历,询问病人的病情变化。每当遇到危、急、重病患者抢救时,一接到会诊通知,她就会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协助抢救病人,在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无不渗透着马秀华的身影。
  有一次,马秀华同志在晚上查房时得知产科有一名孕妇妊娠39周、重度高脂血症、凝血功能检测不到,这是一个危重病例。39周意味着可能随时临产,一旦临产将面临严重的产科出血,这不但危及产妇生命安全,而且胎儿也将受到威胁。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立即详细查阅了患者所有的病史资料,并且对其进行全面查体,从而初步推测出此患者为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某一阶段,在与三级医院专家深入讨论病情后,最终决定按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处理原则来处理,并于次日进行手术。手术当天是周六,麻醉科、手术室、ICU、儿科、妇产科等科室主任及所有相关工作人员早早就来到医院,经过对病情进行充分讨论研究后,大家各司其责,带领各自的团队进行术前准备,血库检验科也做好了应急输血及检验准备,以防万一。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手术进行非常顺利,出血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新生儿健康,产妇转入ICU病房,经过三天术后治疗,产妇凝血功能也逐渐恢复,血脂呈降低趋势,最终平安出院。

恪尽职守,行胜于言

  马秀华同志肩负着科室主任的重任,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医院妇产科工作相对较特殊,特别是产科,要求医生必须密切观察产妇产程进展,遇情况危急时须立即处理,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每逢遇到抢救病人的危急关头,她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指挥抢救,忙起来的时候她一天只吃一顿饭,几天吃住在医院里也是常有的事。
  一天中午12点钟,她正要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刚要去打饭,就听到诊室外一声急切的呼唤:"大夫,快,快,我爱人要生了",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诊室里进来了一位大约30岁左右的男子,怀里抱着一位20岁左右的孕妇。"别着急,先放到床上,我来检查一下。"她冲上前去,冷静的说到。检查之后,她立即推来平车,将孕妇送往产房,并安慰孕妇不要紧张。此孕妇宫口已开全,即将分娩。十几分钟后,一个婴儿啼哭声响彻产房,家属抱着这个新生命的时候,她看到了孩子爸爸眼中感激的泪水,家属不停的说着谢谢。她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母子平安,您照顾好妻子和孩子就行了……",等安顿好产妇和孩子,她回到办公室,已经快两点钟了,拿出个面包草草结束了午饭。回想起婴儿稚嫩的脸庞,她不禁笑了笑,抖擞精神,准备开始下午的工作。面对一贯平凡的工作,她任劳任怨;面对患者信任的目光,她义无反顾,用精湛的医术为无数名患者解除了痛苦,看着一位位患者顺利脱险、安然出院,听到患者家属充满感激的话语,那便是她最大的欣慰。

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在科室管理上,她十分注重科室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才梯队的培养。她带领科室人员到其他科室观摩取经,到市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总结治疗经验。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青年医生在马秀华同志的感召带领下,在专业素质与医学理念上取得很大的进步,成为新的骨干。
  1999年,她主持开展腹壁切口粘和技术,免除了患者术后拆线的痛苦,同时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2天;加之新式剖宫产的实施,使医院成为全区第一所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医院;2000年,开展新生儿抚触,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随后开展宫腔镜检查及手术、妇科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等,填补了医院内镜手术的空白;2004年开展介入治疗、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等大型手术,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012年7月,医院妇儿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现有床位142余张,每日接诊量达600余人次,年手术量3000余例,年计划生育手术量7000余例,进一步解决了孕产妇住院难、医疗条件差的问题。
  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都凝聚着她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渗透着她的心血与汗水。住院病人数、分娩数、手术例数等均逐年上升,这些用生命绘成的曲线,证明着她们一路的艰辛和曲折,更向人们诠释着一种医者精神--全心全意,无私忘我。

大医精诚,德艺双馨  

  作为一名优秀党员,马秀华同志时刻不忘严格要求自己,她坚信,只要自己以身作则,就能带动身边的医务人员。正是她所做的细微的小事,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位同志,从而掀起了一种积极向上,廉洁行医的良好风气。
  参加工作20年来,向她送红包的病人不下数十例,向她馈赠礼品的更是不乏其人。其中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有一次,一位孕妇即将生产,因胎儿的胎位不正使得待产家属满心焦急,直在手术室门口打转,当看见马秀华大夫即将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时,匆忙拦下她,将一个被捏得皱巴巴的红包塞进了她的手中,然后看也不看的转身回到手术室门口的座椅上抱头而坐。为了不影响患者和家属术前的心理状态,她收下了那个满载着全家寄托的的红包。然后悄悄地嘱托身后的一名医务工作人员把红包的钱款立即如数交到住院处,并记在患者的住院费里。手术顺利完成后,病房里的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看着刚出生孩子,当她在病房门口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无声的笑了,从而更坚定了她的医者信念。随后她将缴费单放在了患者家属手中,家属感激得说不出一句话。她赶忙说:"这都是我们的职责,为了避免跟您在手术之前推托,也为了不影响患者的心情,您理解就行了。"像这样交到患者住院费上的红包不下数十次,患者和家属非常感动,说马主任真是一个好主任,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是大家心目中真正的共产党员!
  马秀华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一样平凡,有治愈病人后的欣慰,也有治疗不满意后的自责与反省,还有得不到患者理解时的无奈,但她勇于承受所有的成功与失败,带领身边同志克服困难,不骄不躁,一心一意地为病人排忧解难,为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做出了不懈努力,带领大兴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为大兴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1999年,她被评为北京市计划生育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2003年荣获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医师和北京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7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2008年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她带领下的妇产科曾荣获北京市及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并连续六年被评为大兴区妇幼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大爱无疆,真爱永恒。在平凡的岗位上,马秀华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崇高的医疗事业,维护着医者的圣洁和荣誉,坚守着自己的那份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