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洁文化 > 鉴史问廉

背弓人不弯 身残志更坚——记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纪委委员、党建办主任宋小明

来源:重庆市纪委日期:2014年03月26日浏览次数:

分享:
  国庆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走进办公楼,发现过道和院坝已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心里有数:“宋主任又提前上班了。”

  宋主任叫宋小明,是恒合土家族乡纪委委员、党建办主任。他在基层乡镇干了近30年,始终勤勤恳恳、乐于为民服务,一直是众人公认的“老黄牛”。

  因公致残,却在逆境中铸就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

  1984年,年轻的宋小明考上了原万县白土区枫木乡的财粮干部。当年9月的一天,枫木乡土庙村发生一起凶杀案件,因为电话不通,宋小明步行去区派出所报案。在返回途中,他涉水过河时不慎滑落水中,后背重重撞击在石礅上。

  乡卫生院医生检查后,告诫宋小明马上到大医院诊治。但恰逢农业税征收关键时期,宋小明输了几天液就又去上班了。一直拖到12月上旬,他背痛得几乎要断掉,才到医院治疗。

  医院诊断为胸椎严重受损,由于医治不及时,已病变为胸椎结核。这导致宋小明后来下肢完全瘫痪。

  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一下成了“废人”,宋小明绝望了。一天夜里,他让父亲给自己擦了个澡,准备静静告别这个世界。

  家人都睡下了,他躺在床上睡不着,顺手拿起手术后主治医生送他的一本关于张海迪的书翻阅,却被张海迪的事迹深深震撼——一个女同志尚且如此坚强,我堂堂男儿,岂可轻言放弃?

  他抓起藏在枕头下的安眠药瓶,一把掷出窗外。

  之后,宋小明开始积极配合从事中医的父亲治疗。终于有一天,他欣喜地发现,自己的一根脚趾动了动!

  他像婴儿一样重新学习站立、走路。6个月后,他能翻上一座小山了。

  身体刚刚恢复,宋小明就迫不及待地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不过病愈后的宋小明矮了几十厘米,背也变驼了。

  当干部就是要干事,他改变了一个边远落后乡村的面貌

  枫木乡的干部们惊奇地发现,重返岗位的宋小明工作更加积极了。

  “当干部就是要干事。虽然我身体有残疾,但精神上不能垮。”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宋小明如是说。他还在办公桌上刻了一行字: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干。

  2001年,宋小明到谷雨乡任经济发展办主任。当时全乡最偏远的野鸭村没有干部愿去帮扶,宋小明主动请缨驻村。

  第一次到野鸭村,宋小明在村口看到了三个光屁股小男孩在玩泥人。问为什么不穿裤子,孩子们笑起来:“又不是冬天,穿啥裤子嘛。”一打听才知道,几个孩子家庭都非常困难,大人都是“衣无领裤无裆”。

  宋小明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

  宋小明逐户走访,组织干部群众座谈,最终找到穷根:一是交通落后太封闭,二是当地人太懒,虽然穷,却热衷打麻将。

  要治贫,先治懒。宋小明找扶贫部门送来一批旧衣物。衣物发完了,他高声问,大家有什么感想?人们回答“高兴”。宋小明严肃地说,该高兴,但你们也要想一想,如果不改变现状,十几二十年后,你们的儿孙还要光屁股,穿别人的旧衣服,他们会怎么说你们?

  一句话使人惭愧,接连几天村里都很少听到麻将声。

  宋小明趁热打铁,提出修出山公路的计划。大家开始都不吭声,只有一个村干部担忧地说:我们村要啥没啥,拿什么修?宋小明说,爆破物资由我联系,设计测量也由我请人做,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算都不穿裤子,也要把这条路修通!

  群众的热情被点燃了。全村村民集资投劳,苦战3个月,终于修成了一条5公里长的出山公路。

  路修通了,还得发展产业。宋小明自己掏钱,请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凤仪、白土等地参观学习。大家很受启发,回去后就建起了白肋烟基地和果园。说起往事,野鸭村村主任潘家杨至今激动不已:“宋主任起码让野鸭村的发展加快了五年!”

  老百姓都说,有困难找小明,找到小明一定行

  每到一处乡镇,宋小明上班都是全机关最早的一个。恒合乡乡长许传海说,宋小明一个人要干五六个人的活。他不但搞好本职工作,其它任何工作只要喊到,他从不推诿讲条件。事情无论大小,都能办成办好。

  2006年,恒合乡原政府所在地三元场因处于危岩下,必须搬迁。为保证场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区政府下了死命令,要求到2007年4月30日全部搬完。

  然而,因为对补偿有意见和对以后的生计担忧,场上居民拒绝搬迁。乡干部去做工作,反被居民们团团围住,脱身不得。搬迁陷入僵局。关键时刻,领导找到宋小明,让他去给几个重点“钉子户”做工作,打开局面。

  宋小明只用了两三个星期,就让三元场的搬迁顺利启动了。

  为啥宋小明出马就能搞定?恒合乡不少群众说,因为宋主任是真正为群众着想的:“我们常说,有啥子困难找小明,找到小明一定行。”

  五保孤老闫桂莲家境贫困,而且生活不能自理,宋小明经常上门送医送药,洗衣做饭。

  孤儿谭某重度智障,生活困难,宋小明不但自己经常给予帮助和接济,还动员亲戚朋友为其送钱送物。

  许传海说,宋小明的家就在政府所在地凤仪场上,他体谅同事,把所有值班任务都往自己身上揽,基本不休假:“一年365天,他起码有350天在工作。”

  儿子宋春林非常理解父亲,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开县大学生村官,和父亲一样选择了扎根基层:“爸爸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他用全部热情服务群众,我希望能和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