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区纪检监察网站日期:2017年07月20日浏览次数:
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同发力 努力实现源头防腐
北京市纪委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规范同向发力,从源头构筑防腐的有效机制, 被放在未来五年工作规划中。
看点:
1.把“重音”放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上,把“强音”放在正风肃纪、惩治腐败上。
2.重点研究分析反映首都特性和大都市特点的典型案件,着力发现和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制度性问题,督促发案单位和部门汲取教训,推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
努力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深化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充分发挥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的警示作用,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改进廉政宣传工作,把“重音”放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上,把“强音”放在正风肃纪、惩治腐败上,广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重大成果,弘扬党的优秀作风,做好权威信息发布、重大政策解读、重大事件报道,牢牢把握反腐倡廉舆论主导权。
坚持以问题倒逼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研究分析反映首都特性和大都市特点的典型案件,着力发现和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制度性问题,督促发案单位和部门汲取教训,推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要把巡视整改和建立健全标本兼治有效机制结合起来,深入总结“小官贪腐”、以权谋房、以地谋私、以工程谋利等腐败案件的规律和教训,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全面加强国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优化权力配置,规范权力运行,最大限度地压缩消极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
解读:
中央纪委原正局级纪检监察员闫群力:实现源头防腐,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梳理典型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总结规律,倒逼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从而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从源头熄灭腐败的苗头。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治行”,更要“治心”。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工作,坚持把思想建党这一“传家宝”作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工作,通过思想教育努力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自觉。
唤醒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意,也是治本之策。近年来,北京市着力打造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廉政教育品牌,通过学习培训、警示教育和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注重在抓长和抓常上下功夫,推进教育常态化,使党章党规党纪深入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内心,着力营造“不想腐”的氛围。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北京市要改进廉政宣传工作,把“重音”放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上,把“强音”放在正风肃纪、惩治腐败上,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习惯。对此,中央纪委宣传部原正局级纪检监察员闫群力指出,新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要求,廉政宣传教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热点,强有力地开展廉政宣传教育,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舆论监督,注重对比宣传,既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又发挥反面典型警示震憾作用”。善于运用执纪审查反面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的警示作用,市纪委工作报告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此使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典型案例不仅是警示教育的“活”素材,也是暴露问题、进行制度规范的好契机,要统筹做好事前抓教育、事发抓惩治、事后抓制度这“三篇文章”,以案促教、以教促改、以改促建,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
“实现源头防腐,警示教育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梳理典型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总结规律,倒逼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从而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从源头熄灭腐败的苗头。”闫群力指出。剑指问题,倒逼改革,正是北京市开展巡视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
五年来,北京市在推进巡视全覆盖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巡视“利剑”作用,积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探索形成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报告强调要坚持以问题倒逼全面深化改革。“以查办案件倒逼深化改革,立‘明规矩’、破‘潜规则’,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切实堵塞制度漏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硕辅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小官贪腐”、以权谋房、以地谋私、以工程谋利等腐败案件,深入总结规律和教训,进一步堵塞漏洞、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将成为今后五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探索源头有效防腐的发力点。(文/李冠然 责编/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