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廉政要闻

让巡视这把反腐“利剑”锋利起来——记者专访市委巡视组负责人

来源:北京纪检监察网日期:2015年01月09日浏览次数: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北京市2014年以来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及决策部署,如何发挥巡视反腐“利剑”作用,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本刊记者近日就有关问题专访了北京市委巡视组相关负责人。

  问:市委是如何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强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的?

  答:市委对巡视工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郭金龙同志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把巡视工作作为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完善领导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强化问题导向,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机构设置,用好巡视工作这把“利剑”,进一步加强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14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和市委“五人小组”会先后4次传达学习中央巡视工作精神,听取巡视情况汇报,对巡视工作重点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一是常委会要定期研究巡视工作,建立市委“五人小组”听取巡视情况汇报工作机制;二是增设2个市委专项巡视组;三是建立巡视组组长库,由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每次巡视任务确定组长人选;四是明确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部门,设在市纪委。同时,规范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方式,由市委办公厅负责会议事项。

  问:2014年市委巡视组主要巡视了哪些单位?

  答:2014年,市委巡视机构巡视了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南水北调办、市民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政府研究室、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联合大学、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物资学院等12个单位。目前,正在对石景山区、朝阳区、延庆县、顺义区、平谷区和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巡视。

  问:巡视工作总体情况怎么样?

  答:前两轮巡视形成了12份综合报告、18份专项报告,发现被巡视单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方面、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方面、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一些典型和共性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7条,向被巡视单位提出整改意见49项。巡视期间,巡视组与干部群众谈话2840人次,接待群众来访221人次,受理来信来电1075件次。

  问:2014年巡视工作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答:前两轮巡视被巡视单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被巡视单位党委(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研究落实不够,违规违纪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不力,该查的不查,该处分的不处分,执纪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问题不彻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还不同形式存在,为官不作为的倾向有所抬头,超标准配车、公车私用、办公用房超标问题依然存在。三是重点领域的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从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看,工程建设领域、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廉政风险较大,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大额专项资金监管存在隐患;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监管方面还存在问题。四是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选人用人不规范。有的单位甚至连“三重一大”制度还都不健全,一些重大事项没有通过集体决策,有的单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突出。

  问:王岐山同志要求巡视工作要创新方式方法,2014年市委巡视组在创新和改进巡视工作方面有哪些进展?

  答:一是进一步做实做细做足巡视前的准备工作,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市信访办、法检两院等部门和单位介绍相关情况,多渠道了解和掌握被巡视单位的有关情况和问题反映。二是巡视中加强与主要负责人、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沟通,注重发挥纪检和司法机关作用,向刚离开岗位的领导干部、重点领域和部门业务人员了解情况,“下沉一级”延伸了解,拓宽发现问题视野。三是打破常规,灵活安排谈话地点、方式,打消谈话对象顾虑,赢得信任。四是有针对性地抽查核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对重要的问题线索进行深入了解,多方印证。五是调取被巡视单位近三年审计报告,通过审计报告了解问题。六是加大党内和社会监督力度,对巡视进驻、反馈、整改三公开,通过北京纪检监察网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七是向被巡视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分别反馈,要求主要负责人对反馈材料签字背书;自反馈之日起两个月内,主要负责人和党委(党组)要向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送整改情况报告。

  问: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健全完善制度十分重要,请问市委巡视组2014年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并由市委办公厅转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在巡视领域、巡视内容、巡视方式方法以及机制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完善。建立完善了《关于做好巡视整改情况公开工作的意见》、《关于规范巡视移交工作的意见》和《2014年巡视反馈暂行办法》等15项制度规定,对改进巡视报告、巡视反馈整改、线索移交督办等均作出详细规定,初步形成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同时,为推动巡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根据市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的工作安排,市委巡视机构“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课题组对承担的主要任务,认真开展前期调研,起草工作方案、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问:巡视工作发挥对腐败的有效震慑作用,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巡视工作队伍,市委巡视组对巡视干部提出了哪些要求,是如何加强巡视队伍建设的?

  答:“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事巡视工作的同志如果自身素质不够,就无法去监督别人。我们要求巡视干部具备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素质全面、能打硬仗的素养和品质,对巡视工作队伍严格要求、强化管理。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向巡视干部提出“强化理论学习、严防‘四风’反弹”等要求。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教育引导巡视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做到敢于面对问题,长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促进解决问题。

  二是加强巡视业务培训。举办巡视干部业务培训班,邀请中央巡视办、中央第八巡视组、市纪委、市反贪局等单位进行专题辅导;在局级和处级以下干部中分别开展了“新形势下做好巡视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讨,并组织巡视干部参加新颁布的《干部条例》培训、会计基础知识培训等。

  三是强化干部管理,严格纪律要求。制定出台《中共北京市委巡视机构干部管理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巡视干部选拔、调整、交流机制,强化了管理监督。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要求巡视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保密纪律,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

  问:市委巡视组2015年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答:2015年巡视工作中我们首先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存在的问题作为巡视的重点。在巡视过程中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着力发现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选拔任用干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发现问题、形成震慑。2014年中央巡视组给我们指出了一些问题,如招商引资、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案件依然易发多发;市属企业改革滞后,管理不严,腐败问题不断;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违纪违法、侵害民利的问题反映强烈;征地拆迁乱象丛生、大额专项资金监管使用存在很大隐患等等。巡视组要盯紧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进一步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是我们重点巡视和监督的对象。此外,我们还要针对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插手工程项目、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带病提拔等问题查找线索。

  其次我们要加强对“两个责任”的监督检查。落实主体责任就是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巡视组要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把党委落实主体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作为巡视监督的重要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对党委主体责任的巡视监督:一是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是是否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是否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四是是否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五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要求,全市各级党委特别是“一把手”扛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发现问题,层层传导压力。同时,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监督不到位、执纪不严肃、问责不启动,导致不正之风滋长蔓延或者屡屡出现重大腐败案件的,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同时还要追究纪委书记的责任。

  第三,落实全覆盖要求,探索专项巡视。贯彻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新精神,按照市委要求,研究制定北京市委落实中央巡视工作五年规划,实施巡视全覆盖的工作意见,对区县、委办局、市属国企、高校、事业单位开展专项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