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区纪检监察网站日期:2022年01月25日浏览次数:
【编者按】
近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零容忍》,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该专题片分为“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惩前毖后”“系统施治”“永远在路上”五个主题,选取16个案例,通过14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及涉案人员、干部群众,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生动的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持续引发社会热议。“大兴廉播”特开辟专栏,持续报道全区党员干部观片后的所思所悟,从而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澎湃动力,不断推进大兴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区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主任 仝蕾
明目张胆的“私家园林”,只认球技的“球书记”,纪录片《零容忍》通过这一个个案例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决心。通过观看该片,第二监督检查室的同志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汲取了很多纪检监察工作经验。
注重以案明纪。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欲而及于祸。作为监督检查室,尤其要重视思想警示,做好提醒谈话工作,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有所畏。坚持抓早抓小。把握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细微问题,开展精准检查;严肃对待问题线索,对干部开展函询时务必配合相关核实工作;紧盯党员干部异常言行,发现问题即刻督改,及时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严肃查处“微腐败”。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私吞惠农补贴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线索,严查快办百姓身边贪腐问题。
西红门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赵红萍
通过观看《零容忍》专题片,我深受感触,对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要严于律己,做一名干净的纪检监察干部。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反腐败的重要职责,我们必须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不忘提醒自己,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必须严格执行党规党章各项规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要立足岗位,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要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履行好纪检监察主责主业,强化党委政府各项工作落实的监督,加强案件办理的质效,不断增强精准监督、精准执纪、精准问责的能力。三是强化约束提醒,管好“身边人”。强化对分管科室、所包村社区党员及干部教育管理,要求正确使用手中权利,做到清正廉洁。严格约束身边亲属,从严治家,做到公私分明,树立良好家风。
黄村镇监察办副科长 尹美美
《零容忍》是一部以案解纪明纪的纪录片,观看后,内心百感交集,不禁愕然,拉帮结派、官商勾结、贪腐受贿仍时有发生,庆幸的是,也从中看到了党直面病灶、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反腐斗争的坚定决心。
在今后的工作要时刻自省自警,廉洁自律、常怀人民。一是常自省自警。以时代楷模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常敲自省自警之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严自律严廉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三是常怀人民常怀社会。时常保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牢记“人民为上”。善于“亮硬招”、“谋新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回应“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群众召唤,做一名合格的新大兴新国门干部。
区国调队纪检组长 田春红
《零容忍》专题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严惩腐败的政治决心,也释放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久久为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号。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领导干部,我应严格履行监督责任,做到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持续加强本队人员廉政警示教育,切实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抓住关键少数、重要岗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把监督制约作为着力点、把整治“四风”作为关键点,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高质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要善于发声、敢于亮剑,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做到为党尽心、为国尽力、为民敬业,用廉洁回报人民的信任。
新媒体基地纪检监察部职员 杨晶
观看了《零容忍》纪录片,我深受震撼。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而言,我看到许多走上错误道路的党员领导干部,并非全无初心,只是随着权力的增长逐渐迷失了自我。因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而言,我深刻认识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一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多有深意,如果把握不好“惩前”与“毖后”的辩证关系,重“查处”轻“治病”,重“惩戒”轻“教育”,那党的事业将会遭到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惩前”是为了“毖后”,“治病”是为了“救人”的方针,做到监督执纪执法到哪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到哪里,从而达到教育、改造、挽救的目的。